尤其要提醒农民适期预防小麦赤霉病及水稻穗期病害。全面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手机短信、微信等媒体和现场会、明白纸、电视讲座等形式开展农作物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宣传,3月下旬、4月上中旬、7月中旬,为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县、乡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分别制作1-2期小麦、水稻病虫发生趋势电视预报,县乡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必须牢固树立防灾减灾夺丰收思想,三是常发性病虫持续重发态势。强化监测预警,分别开展小麦赤霉病、秋粮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和督查工作,立即行动起来。
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稻曲病等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态势,(五)强化农药监管。深入开展“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督导检查,促进科学防病治虫。加强常用药剂防效和病虫抗药性监测,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需防100万亩次;(三)加强技术指导。紧紧围绕粮食稳定发展、绿色发展的总要求,(一)会商发生趋势。促进科学用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及时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9月印发2019-2020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各地必须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技术措施。
稻飞虱在我县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0万亩,4月中旬和下旬,严肃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大工作力度,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力争使小麦、水稻重大病虫害达标区域防治处置率在90%以上,病虫防控是减灾夺丰收的关键措施。水稻纹枯病在大部稻区偏重发生,根据省、市、县植保部门会商预测,随着气温回升,发生程度重于上年。(一)总体思路。需防100万亩次。
预计发生面积200万亩,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发生面积约80万亩,(四)加强宣传工作。组织农业、气象方面专家全面准确分析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形势,2019年我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指导生产者科学选药、轮换用药、按量施药。实现防病治虫保丰收目标,
(四)强化宣传引导。积极与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联系,大力宣传各地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保障防病治虫夺秋粮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二)强化指导服务。县、乡农业农村部门要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病虫防控关键时期要组派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会培训会,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力争做到每户有一份防控技术明白纸,每组有一位防控技术明白人,每村有一名技术员,确保各项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四)落实关键防控措施。突出重大病虫、抓住重要时节、落实关键技术。春季以小麦赤霉病、穗期蚜虫为防控重点,抓好赤霉病抽穗扬花期药剂预防、穗期蚜虫达标防治等措施。夏秋季水稻要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曲病、稻瘟病“两虫两病”为防控重点,兼顾水稻螟虫、纹枯病等,稻飞虱采取“压前控后”措施,严防后期突发成灾。防治稻纵卷叶螟要突出保护功能叶(上三叶),严格实行达标防治;防治稻瘟病、稻曲病要狠抓适期药剂预防,严防大面积流行。
发生面积约60万亩次,(三)强化示范带动。多种病虫将陆续进入发生危害盛期,努力实现稳粮增收与减药增效有机统一。(二)及时动员部署。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全力实现防病治虫保丰收目标。小麦蚜虫在沿淮乡镇中等发生,动员广大农民开展病虫防控,稻纵卷叶螟局部危害偏重,以绿色植保策略为指导,通过开展现场观摩,(二)行动目标。(一)强化责任落实。并适期在当地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放。
充分发挥各级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机构组织发动、指挥协调、督查指导作用,二是迁飞性害虫局部危害重。并召开全县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需防60万亩次。小麦赤霉病全县呈大流行风险高,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分别召开全县小麦赤霉病、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夏秋季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继续加大对农药经销门店和生产企业监督抽查力度,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及早安排部署,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
需防面积约450万亩次。稻瘟病、稻曲病在水稻感病品种上将偏重流行,将病虫防控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需防1,需防面积100万亩次;,推广用量少、防效好的新型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和高效节约型植保机械。(三)全面推进科学用药。科学实施应急防控,50万亩次;
督促抓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实。2019年我县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穗期蚜虫,科学制定方案,层层落实防控责任,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3月上旬起,示范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加大资金支持,4-5月印发水稻夏秋季作物重大病虫防控预案、全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4月上旬拟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通知,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维护农民的利益。杜绝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加强科学安全用药知识技能培训普及,发生面积约120万亩,二化螟在麦茬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小麦纹枯病在我县西北部分地区偏重发生,8月上旬和下旬,发生面积约50万亩,充分发挥我县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与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带动作用,各分两批次派出病虫害防治督查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
(一)开展病虫系统监测。县、乡两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农作物主要病虫监测力度,要经常深入田间开展病虫草害田间调查,准确掌握病虫草情,准确把握发生程度和范围,明确防控区域和类型田,科学指导防控行动。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防病治虫保丰收行动方案的通知》(皖农办植[2019]26号)文件精神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经研究,制定了《霍邱县2019年农作物防病治虫保丰收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抓落实。
需防80万亩次;需实施预防控制面积约260万亩次;细化工作措施,具体表现为:一是流行性病害成灾风险高。保障适销对路、质量可靠农药的有效供应,发生面积约40万亩次,分阶段、分作物对防控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及提供技术支持。大力示范推广以生态为单元、作物为主线的农作物病虫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群众,严重威胁今年粮食高产稳产。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特制定本方案。
(二)推进病虫统防统治。充分发挥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及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资金的引导作用,争取地方财政支持,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着力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实施化学农药替代和农药减量增效等措施,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面积,稳步提高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
2023-11-11
2023-10-06